【工会创新实践调研行】
原标题:让年轻干部学习在基层、服务在一线、攻坚在实处,杭州市总打造“新音台”调研工作品牌——(引题)
年轻干部在基层练就“新”本事(主题)
本报记者 邹倜然
技能断层、认证混乱、认同缺失这“三重困境”严重制约新工种从业者发展……近日,浙江省杭州市总工会“新音台”调研小队围绕25个选题开展调研,覆盖从低空经济、人工智能到数字文化、工业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精准破局,为工会工作打开了新的视野。
近年来,杭州市总按照“四下基层”的要求,创新打造年轻干部沉浸式调研工作品牌——“新音台”,让年轻干部学习在基层、服务在一线、攻坚在实处。截至目前,通过“新音台”调研工作,累计向党委、政府提供资政报告25篇,出台服务职工政策举措30项,为工会精准对接职工需求、制定相关领域专项服务方案提供了详实依据。
打造年轻干部“成长充电站”
自2023年“新音台”创建以来,杭州市总积极组织年轻干部深入基层听新音、观民情、解难题,让年轻干部在调研过程中突破自身岗位界限,快速掌握工会条线政策和业务,增强与上级工会、职能部门以及与基层职工的沟通交流能力,助力年轻干部快速适应岗位,成长为复合型人才。
“让年轻干部在基层听见真实声音,在实战中练就过硬本领,这正是‘新音台’希望提供的成长路径。”杭州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
为了让年轻干部保持与职工群众的密切联系,杭州市总鼓励年轻干部沉浸式开展调研工作,逐步形成了“沉下去、迎上去、钻进去、走出去”等创新性调研举措。倡导年轻干部与职工同作息、共艰辛,找准工会工作的切入点,提出务实管用的服务举措。支持年轻干部向新而动,依托新型技术解决工会工作面临的新问题。鼓励年轻干部紧盯重点工作久久为功,推动工作推陈出新,不断满足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需求。注重让年轻干部走出舒适圈、突破局限性,主动从兄弟城市工会中学习先进经验、借鉴改革思路。
打通调研成果转化通道
每年,“新音台”都会聚焦深化“产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数智化改革等重大任务开展调研活动。2023年,“新音台”为贯彻落实全国总工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专项行动,发出了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改革破题的“动员令”。
“想要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成为他们。”杭州市总工会干部周杰说。同年3月,周杰和4位年轻干部组成调研队,怀揣着“平台企业为什么不愿建会”“骑手兄弟为什么不愿入会”等工作疑问,注册成为“蓝骑士”,用沉浸式调研找答案。
两年来,周杰利用双休日、下班休息时间,累计跑了642单。骑手生涯让他的手臂晒出了泾渭分明的色差,感受到了从楼梯上摔下扭伤脚踝的痛楚,也体验了扛着30多斤重的矿泉水上6楼的艰辛,经历了为避免超时饥肠辘辘也得疾驰而行的无奈。这也让他从工会工作者和职工两种身份转换中看待工会工作。
基于他们的调研成果,杭州市总通过政协工会界别提出了《关于完善公共配套设施服务,助力提升外卖小哥配送时效的建议》的省政协提案,得到了重视和办理。今年,为解决骑手办理健康证不便的问题,又推出不限医院“先办后补”的灵活举措,为骑手们送上了5000份健康证体检补贴。
规划年轻干部成长成才新路径
为保障年轻干部在基层一线练就过硬本领、砥砺一流作风,杭州市总出台了政治铸魂、导师机制、脱产培训、团队攻坚等4方面保障举措,为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工会干部队伍保驾护航。
“考虑到一些年轻干部在工作经验和业务知识上存在短板,我们创新建立了导师顾问机制。”杭州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机制由市总领导领衔调研先锋队顾问,由市总部室负责人担任导师,全程为年轻干部上好业务课、把好调研关,并在调研选题、制定计划、报告撰写、集中展示等环节给予支持帮助。推荐优质调研成果形成政策、固化制度,实现为年轻干部成长成才领航赋能。
在实践中,“新音台”注重筑牢调研先锋队队长的“头雁”意识,注重因材施策发挥队员“群雁”作用。允许先锋队队长列席全委会等重大会议,结合课题深度参与深化“产改”等重大工作的谋划和实施,确保每一位年轻干部在“新音台”调研过程中得到历练、获得成长。
此外,杭州市总每年还会开展脱产培训,举办“新音台”年轻干部成长营。通过邀请劳模工匠、工会干部、专家学者等授课,帮助年轻干部立足岗位找准工作方向,找准工作结合点和着力点,确保年轻干部始终胸怀大局、心系职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