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柳姗姗 通讯员 孙大伟)“这头盔贼结实,戴上超有安全感!”近日,吉林省松原市的农民工闫大光和10位宁江区大洼镇老乡,获得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免费发放的安全头盔。这些农民工农闲时每天骑摩托车往返15公里到市区打工,一路上交通环境复杂,稍不注意就会发生剐蹭,交警支队开展的“一盔一带”宣传工作和免费为文明驾驶员发放头盔活动则有效保障了他们务工路上的安全。
对闫大光来说,这顶红色头盔不仅是安全保障,也是一份荣誉。买摩托车时,他先是考取了机动车驾驶证,后又办理了行车证,因为保持多年的文明驾驶记录才被交警选为文明驾驶员。
据介绍,在松原市周边农村,很多就近务工的农民工都是骑摩托车进城,早高峰前出门,晚高峰时回家,路程在10至20公里不等,一路上经过乡间小路、县乡公路、市区路段,交通环境复杂,车流人流交错,稍不注意就会发生剐蹭。
“上个月,我家邻居老张和我一起出去干活,回来时喝酒了,还没戴头盔,摔得鼻青脸肿,那个惨,我就说啥时候都得守法,得戴头盔!”闫大光说。
近期,按照上级公安机关关于加强农村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和深入开展“一盔一带”宣传工作的统一部署,松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正组织宣教民警走进农村集市,走上县乡农村公路,走进田间地头,采取形式多样、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向农民群众面对面宣传交通安全工作。
“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头盔可以对头部提供有效保护,务工路上不仅要佩戴头盔,还要正确佩戴,安全绳必须牢牢系紧……”恰逢大洼镇赶集,交警支队宣传科副科长张亚男走进人堆,为农民工详细讲解相关知识。
“进城务工路上,安全我们保障。”交警支队主任王跃辉说,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民交通安全意识不强,导致交通事故多发,此次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通过展台展板、发放宣传单等方式,直接把安全知识送到农民身边,对提高农村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发挥积极作用。
“我原来骑摩托车从来不戴头盔,通过交警讲解才知道有多危险,以后一定按交通法规要求去做,我安全了,全家人才能平安幸福。”一位农民工说。
据介绍,接下来,松原交警还将充分发挥农村“两站两员”的劝导作用,持续加强农村地区交通安全监管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