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民工兄弟网   > 文学
笔耕30年 一个农民工的文学苦旅
〖发布日期:2015/12/21 10:24:22〗 〖点击量:

    “打工间隙写出长篇小说和剧本,寻找伯乐相助力荐……”2月23日,四川省文联门口,一位身材瘦小、皮肤黝黑的男子蹲在地上,默默守着地上这一则告示。路人行色匆匆,偶尔有人瞥他一眼,他立刻投去讪讪而期待的目光。

  男子叫李秀洋,今年47岁,现在成都某建筑工地打工。因年少时家贫初中辍学的他,坚持创作30年,迄今已在各类刊物上发表了243篇作品。他说,“打工,是我的生活所需。写作,是我的价值所在。”

  工友们喊他“李作家”

  家住西充县占山乡罗坝沟村的李秀洋,4岁丧父,10岁丧母,饱尝过无数次的饥寒交迫。16岁时,他辍学回村务农。山村偏僻,惟一与外界接触的方式就是听广播,喇叭里的故事会让他忘记吃饭烧火。“白天下地,晚上我就在煤油灯下通宵达旦看书。买不起稿纸,就把别人垫蚕盖不用的废纸拣来,用针线钉成本子写字。”呆在山沟里,李秀洋笔墨所及,就是他脚下的那片土地,文风不算华美,却也充满乡土气息。1988年,他的小说《那一片红霞》,在《西充文艺》上发表了。“挣了5块钱的稿酬,好久都舍不得花掉。那滋味,比打一顿牙祭还满足。”

  几年后,李秀洋成为西充县作协会员、《南充日报》通讯员,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农民作者。但当时的写作,无法改变他的生活。1994年大年初八,他背起行囊前往苏州开始了背井离乡的打工生活。

  下苦力做砖、到建筑工地挑水泥砂石、远赴新疆摘棉花两月……身材瘦小的李秀洋几乎都是靠劳力吃饭。就是这样,只要一拿起笔,他就忘了一切,“工友晚上爱出去看录相逛街,我就趴在床上写字。有时候光线太暗,就去路灯下写。写作,是温暖我的力量,是燃烧希望的火把。”他的工友们刚开始还觉得他有点“酸”,结果看他发表的那些作品,立刻就另眼相看,喊他“李作家”。

  李秀洋在生活上对自己无比苛刻。记者见到他时,他竟然一早从工地出来到下午都饿着肚子。说是,“晚上回工地去吃,城里吃,花销太大了。”不过,把钱花在写作上,他就没那么心疼了。他随身携带的帆布旅行包里,装着他这些年创作的厚厚几本作品。这些诗歌、小说,他用笔抄得整整齐齐。为了文学创作,他还不厌其烦地到旧书摊上去淘书。省图书馆免费开放后,李秀洋更高兴,“只要有空就去图书馆看书”。

  问他“为啥要写作,而不努力打工挣钱?”他的回答是,“我喜欢写作。不写的话,钱再多也没力。”

  期待收获“庄稼”

  2007年,李秀洋以自己九眼桥找工作的亲身经历,写成两万余字的小说《草根儿》,在《华西都市报》特稿版连载了10期。据比较熟悉他的编辑说,李秀洋的文学功底或许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但是,他对农民工群体进城后的诸多话题思考,对农村家乡的牵挂等心灵体验,就比常人更为贴近,更为真切。

  而此次,让他寻求“伯乐”的小说《乡下人》,是李秀洋2002年开始创作的小说,迄今仍未变成铅字发表。小说以他个人的打工经历为蓝本,讲述了农村青年田旺与同村同窗的姑娘柳柳之间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说到激动时,李秀洋还即兴为记者朗诵了一段田旺与柳柳的爱情对话。

  现在,李秀洋惟一想到的就是,“通过摆‘地摊’,看能不能遇到‘伯乐’,然后让《乡下人》得到更广泛的认同。”至今已写作了30年的李秀洋,这样安慰自己:“创作就像种庄稼,有丰收的时候,也有歉收的时候,还有颗粒不收倒失肥料、种子费的时候。总而言之,什么样的情况,均不会使乡下人对土地失去信心和希望。”面对物质生活艰难处境,他有自己的想法:“苦难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能锤炼出人生的传奇。有一天,当它结成金灿灿的果实,谁的眉宇间不透着喜气的神情呢?”